【美国财长促美联储降息至少1.5百分点】美国财长贝森特认为,美国当前利率过于束缚,至少应该下调1.5百分点,他呼吁联邦储备局启动一系列降息,先在9月份调低50个基点,即0.5个百分点。
在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关键节点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(Scott Bessent)突然抛出的降息呼吁,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激起千层浪。其要求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少1.5个百分点、并在9月率先降息50个基点的言论,不仅暴露了美国政府与央行之间的政策分歧,更折射出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的复杂博弈。
一、经济数据的矛盾:降息呼吁的现实土壤
贝森特的激进主张并非空穴来风。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看,美国经济正呈现"冰火两重天"的奇特景象:
增长韧性与通胀黏性并存:202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%,远超市场预期的2.4% ,显示消费与投资仍具活力;但7月CPI同比上涨2.7%,核心CPI反弹至3.1%,特别是住房、医疗等服务价格持续攀升,表明通胀压力远未解除。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:尽管7月非农新增就业14.7万人维持稳健,但5-6月数据被下修25.8万人 ,失业率微升至4.1%,且劳动参与率下降至62.8%,反映劳动力市场开始显现疲软迹象。关税政策的双刃剑效应: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已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1.2%,其中汽车、电子产品等行业首当其冲 。这种"输入性通胀"与"需求抑制"的双重压力,使美联储陷入政策两难。
二、政治博弈的升级:美联储独立性面临考验
贝森特的突然发难,实质是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长期角力的延续:
财长角色的越位:自1993年《美联储改革法案》确立央行独立性以来,财长公开干预利率决策极为罕见。贝森特此举打破惯例,与其前任姆努钦的"低调协作"形成鲜明对比 。美联储的内部裂痕:7月会议纪要显示,美联储已分化为三大阵营:以沃勒、鲍曼为代表的激进派主张立即降息;以古尔斯比、博斯蒂克为代表的中间派要求等待更多数据;以鲍威尔为代表的观望派强调需看到通胀持续回落 。这种分歧在历史上极为罕见,凸显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前景的严重不确定性。政治任命的潜在影响:特朗普已将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范围缩小至3-4人,其中包括主张"低利率常态化"的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·泰勒 。若新主席上任,美联储政策框架可能发生根本性调整。
三、市场预期的重构:资产价格剧烈震荡
贝森特的言论迅速引发全球金融市场连锁反应:
利率期货的戏剧性反转:CME数据显示,市场对9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从10%飙升至35%,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值降至4.08% 。这种预期升温直接推动美股三大指数创历史新高,标普500单周涨幅达2.8% 。美元霸权的边际弱化:美元指数在两周内下跌1.2%,跌至97.75 ,非美货币普遍走强。欧元兑美元突破1.17,英镑兑美元升至1.3564,人民币汇率也升至7.17附近 。大宗商品的狂欢:黄金价格突破3360美元/盎司,创历史新高;原油价格受降息预期提振,WTI原油重返70美元关口 。这种资产价格异动,反映市场对"流动性盛宴"的强烈期待。
四、全球政策的分化:货币政策"去同步化"加剧
贝森特的呼吁,恰好处于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关键时点:
欧美政策的背道而驰:欧洲央行自2024年6月以来已累计降息8次,基准利率降至2%,而美联储仍维持4.25%-4.5%的高位。这种分化导致欧元区资本加速流向美国,加剧欧洲经济衰退压力。日本央行的谨慎观望:尽管日本央行上调2025财年核心CPI预期至2.1%,但仍维持0.5%的基准利率不变。其"以时间换空间"的策略,与美联储的激进立场形成鲜明对比。新兴市场的艰难抉择:印度、巴西等国央行被迫在本币贬值压力与输入性通胀之间权衡,部分国家已启动外汇干预。这种政策困境,使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挑战。
五、未来路径的推演:降息的可能性与风险
贝森特的1.5个百分点降息目标能否实现,取决于三大关键变量:
通胀的黏性程度:若8月CPI突破2.8%,核心CPI维持在3%以上,美联储可能推迟降息。反之,若关税影响被证明为一次性冲击,9月降息50个基点并非不可能 。就业市场的恶化速度:若失业率在未来两个月突破4.5%,且薪资增速降至3%以下,美联储可能被迫启动"预防性降息"。全球地缘政治的演变:中东局势升级、俄乌冲突扩大等黑天鹅事件,可能使美联储优先考虑金融稳定,而非经济增长。
贝森特的降息呼吁,本质上是美国经济"滞胀化"趋势下的政策应激反应。其背后折射出的,是财政扩张与货币紧缩的内在矛盾、政治干预与央行独立的制度冲突、短期刺激与长期稳定的目标博弈。这场博弈的结果,不仅将决定美国经济的复苏路径,更将重塑全球货币政策格局。
若美联储屈从于政治压力过早降息,可能重蹈1970年代"滞胀"覆辙;但若坚持独立性维持高利率,则可能引发企业债务危机与市场崩盘。
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如何在多重目标间找到平衡点,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与勇气。而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,在这场"降息豪赌"中保持理性与审慎,或许是唯一的生存之道。
配资炒股行情,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,配资公司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