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有非机动车道,为什么有些人非要走机动车道呢?说出来别不信
哎,各位老铁,咱们今天不聊车,聊点更接地气的——堵在路上那点破事儿。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,我自认脾气还算不错,但每次堵在早高峰,看着那些在车流里“劈波斩浪”的两轮电动车,心里那股无名火就蹭蹭往上冒。你说这非机动车道明明画得清清楚楚,为啥他们就是不走?非得挤到机动车道上来,还理直气壮?这不纯属“马路巨婴”吗?可后来我骑共享单车送外卖(别笑,体验生活嘛),才明白,这事儿真不能光怪骑车的。很多时候,他们不是不想走非机动车道,而是非机动车道,根本没法走! 这背后,可真是一本厚厚的“城市交通辛酸史”。
第一,非机动车道被“鸠占鹊巢”,骑车人被迫“越狱”。你说这非机动车道是给谁的?明摆着是给非机动车的。可现实是啥?在很多地方,非机动车道活生生被当成了“免费停车场”。你瞧,特别是那种用栏杆隔开的非机动车道,右边是人行道和商铺,左边是机动车道。城市停车位紧张,那些开车的哥们儿图方便,车头一拐,“啪”就停在了非机动车道上。好家伙,本来挺宽的道,瞬间变得跟羊肠小道似的。我亲眼见过,两辆电动车并排都困难,后面还堵着一串自行车。你说这情况下,骑车的人咋办?要么原地不动干瞪眼,要么只能“曲线救国”,开上机动车道。这不是他们素质低,这是被逼无奈啊!这就好比你家门前的路被人堆了杂物,你总不能天天翻墙出门吧?同理,当非机动车道被侵占,骑车人选择机动车道,某种程度上是一种“自救”行为,虽然不合规,但情有可原。
更气人的是,有些机动车司机,想去路边商铺买个东西,或者临时停一下,方向盘一打,车就开进了非机动车道。这一下,可不光是占个道那么简单,简直是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,直接把非机动车道给堵死了。后面的电动车、自行车想走?没门!只能乖乖地跟在机动车屁股后面,或者冒险从车流中穿行。你说这怨谁?根子还是在管理上,对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的行为,处罚太轻,或者说执法不到位。要是每次违停都罚得肉疼,看谁还敢这么干!
第二,道路设计“先天不足”,非机动车道“瘦骨嶙峋”。咱们很多城市,特别是老城区,道路本就不宽,双向两车道都算宽敞的了。在这种路上划非机动车道,那真是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空间有限。我见过最夸张的,非机动车道宽度只有一米出头!这啥概念?一辆电动车加一个成年人,基本就占满了。要是两辆车想并行,或者后面有人想超车,那简直是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。一旦车流量上来,非机动车道立马变成“停车场”,拥堵不堪。这时候,骑车人为了赶时间,或者单纯为了不堵着,自然就想着“换个赛道”,开到机动车道上去。这不能全怪骑车人“贪快”,而是道路设计没有前瞻性,没有为日益增长的非机动车流量预留足够空间。城市规划者当初画线的时候,是不是该多想想“人”的需求,而不是只盯着小汽车?
第三,安全意识与“弱势心态”交织,乱象丛生。当然,咱们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客观条件上。确实有一部分非机动车驾驶员,安全意识淡薄,规则意识欠缺。开电动车连驾照都不用,很多人根本没系统学过交规。于是乎,横穿马路不看车、闯红灯、逆行、在机动车道上随意变道……各种“神操作”层出不穷。更有一种“我是弱者我有理”的奇葩心态,觉得自己是行人或非机动车,汽车就得让着我,哪怕我闯红灯,你也得刹住!这种心态极其危险,不仅害人害己,也加剧了机动车驾驶员的反感和路怒。我见过有人骑电动车横穿马路,连头都不回,后方来车急刹,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。这种行为,必须严厉批评!安全是相互的,不能因为自己“弱”,就无视规则,把马路当成自家客厅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共用。这在一些小城市或老街区很常见。行人走在非机动车道上,有时还三五成群、边走边聊,直接把路堵死。非机动车想走?只能绕行,绕来绕去,又上了机动车道。这本质上是道路功能划分不清导致的混乱,行人和非机动车互相干扰,最终大家都走得不痛快。
总而言之,非机动车为何偏爱机动车道,绝非一句“素质差”就能概括。它是道路被侵占、设计不合理、管理不到位、以及部分人安全意识缺失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。我们不能只站在机动车驾驶员的角度去抱怨,也不能一味指责骑车人。真正的解决之道,在于城市管理者要拿出魄力,清理被占用的非机动车道,拓宽狭窄的非机动车道,并加强执法。同时,每一位交通参与者,无论是开车的、骑车的还是走路的,都要多一份理解和敬畏,遵守规则。毕竟,马路不是竞技场,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。那么,你觉得要根治这个“非机混行”的老大难问题,最关键的一步棋,应该落在哪里呢?
配资炒股行情,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,配资公司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